作者简介:孙伟平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孙伟平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制度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制度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稳定性和恒久性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历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职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增强宽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信心、认同和热爱;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全面深化革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深化宽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明白、接受和认同;从而努力“奏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制度、规范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交响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价值观;制度;制度建设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07)。
例如儒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之所以耐久不衰深入人心关键在于自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始它与封建宗法品级制度密切相联合使焦点价值观的“软要求”与国家制度、执法等“硬约束”互动互促。在汉代及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管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改朝换代剧但儒学(特别是其中的“仁义礼智信”)作为焦点价值观却大要上没有变。
一方面儒家不停传承、深化、生长自己的理论典型的如发生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另一方面又将儒学与封建宗法品级制度精密联系在一起包罗与科举制联合起来将儒家焦点价值观制度化、程式化使其自觉地为统治阶级服务。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尤其重视礼制一直把礼仪作为培育和践行焦点价值观的重要抓手通过礼仪把儒家焦点价值观外化、制度化。礼仪作为儒家焦点价值观制度化的体现实际上把儒家的焦点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了。
所谓“落细”是通过儒家礼仪将焦点价值观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所谓“落小”是因为礼仪笼罩了所有人的险些所有的社会行为;所谓“落实”是因为礼仪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具有比力显着的效果。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书社1993:379-380.
一、制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1]邹吉忠.制度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出书社2008:8.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推翻了“三座大山”全体人民获得解放“站起来”建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焦点价值观不再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私有制社会那样相破裂、相反抗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内在一致可以实现双向作用的“正反馈”。这也为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恒久培育、切实践行奠基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
总之制度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稳定性和恒久性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历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职位和作用。
只有通过比力系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革新和制度设计通过一系列详细、实际的政策、法例“奏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制度、规范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交响乐”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才不会游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实践之外而是植根于新时代深厚的现实土壤之中在宽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实践中生根、着花、效果。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书社1994:333333.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提倡、培育和践行历程中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挂钩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运作往往是一种比力直接、有效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全面深化革新、创新和完善切实使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人们受益有更多的获得感形成价值正反馈而使那些违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人受到相应的处罚负担更大的风险支付更多的价格形成价值负反馈从而使人们在物质利益方面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的规范和作用。
又如针对现在社会上一定水平存在的诚信危机在践行诚信价值观、优化社会信用体系的历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法例建设健全守法诚信褒奖机制、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切实保障老实守信者的利益并给失信者以须要的多方面的限制和惩戒如克制“老赖”出国旅游乘坐飞机、高铁入住高等旅店贷款买车买房等等。
在当前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市。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www.huicheng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