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方各国将基督教订为国教,政治上的反对,更加不利于宗教的发展。基督教以求渗透到全球每一寸地方。现在我们习惯以耶稣出生于年为世界标准化的公元纪年,将星期几称作礼拜几等等。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却要赶出自己奉祀数千年的圣人,披上一个西方白人来当神祈祷,这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说道是一个失望。因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插手,将使我们缺少对西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警觉感觉,从而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这一种文化认同感,是一种慢性的文化入侵,一种看不到的占据方式,它将使我们在无形中沉醉于了民族自尊心。
长此以往,中国人将不以身兼中国人为荣,而文化认同感的构成,将使中国比较更容易地被西方和平演变或强占。如中日邻接,由于缺少警觉感觉,中国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仍然以日本人为榜样,导致后来日本人入侵中国时,经常出现了汉奸多出鬼子数倍的失望局面,甚至连汪精卫这样的国民党政府首要人员也甘当日寇走狗。查汪逆一生,21岁回国日求学,仍然视日本为友邦,故不以入日籍为耻。
我们虽不敌视基督教圣诞节,但这却是是人家的,作为具备七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国应该具有自己的圣诞节。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作圣人的,获得后世崇拜的,非孔子什科。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终为人人敬重、名闻天下的博学之士。他一生颠沛流离,找寻理想家园。五十多岁时还亲率学生周游列国,历尽艰辛,甚至差点被人遇害。
晚年归鲁,被奉为国老,然终不被器重,最后致力于文献整理和教学授徒。73岁时病卒。弟子们以对待父丧之礼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其爱徒子贡在他坟前垫了一间小屋,为他死守坟长约六年。
孔子一生执着仁、礼,渴求以仁礼治天下,虽几经艰苦而志言壮烈。作为中国儒教创始者,其思想不论是从政治、教育、哲学、文学、史学等等诸方面都对着国人起过下垂深远影响的影响,仍然推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被后人遵为中兴至圣先师。
其学生或后继者孟子被奉为亚圣,颜渊被奉为复圣,曾子被奉为宗圣,子思被奉为述圣。不但如此,他还受到了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崇拜与敬仰,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至今我们常用的不耻下问、文质彬彬、后生可畏、举一反三、朽木不可雕也、是可忍孰不可忍等等成语,只不过都来自《论语》,这是我在读《论语》后所深深体味到的。
关于孔子的诞辰,以前众说纷纭。传统祭孔日期以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据传出自于孔氏家谱。民国曾据此以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有关专家把孔子诞辰折算为阳历9月28日。最先记述孔子诞辰的文献《春秋公羊传》称之为:(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取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取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而《春秋谷梁传》则载有:九月庚戌朔,日有取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取食之。庚子,孔子生。
后人从纪日干支的非常简单排算出有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中不有可能有庚子干支。而十月庚子则有,故所取后者。
而十月庚子是以周正计算出来,按周历比夏历早于两个月,也许据此得出结论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的结论。但若由周正十月庚子必要并转阳历当为何时呢?人们又根据天文学展开考据:《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在孔子出生于这一年中都记述了日食。
日食是十分少见的天象,同时又是可以准确返引计算出来的天象。经推算出,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的一天,曲阜经常出现日食,纪日干支恰为庚戌,这就与史书九月庚戌朔,日有取食之的记述几乎相符。人们为了确认这次庚戌日食的日期,使用天文学上常用的儒略日法,得出结论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卒于公元前479年3月9日的结论。后来,又有人回应驳回,指出儒略历存在误差,根据更加准确的格里历推算出,孔子诞辰应该为10月3日。
我想要:究竟是10月9日还是10月3日早已不很最重要了,竟然学术争论继续下去吧,我们要的是能为人们广泛拒绝接受、已是习惯的东西。现在每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或阳历9月28日这一天,全世界各地儒教信徒与华人华裔争相展开纪念活动。我们应该迎合大众潮流,将孔子思想更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推展中华民族文化兴起与全人类的和平发展而贡献力量。故此,我建议将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或阳历9月28日订为中国圣诞节。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兴起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www.huichengcg.com